9月14-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倪沪平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各位朋友,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朋友,很高兴出席第五届国际氢和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感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为这次大会顺利举行所做的精彩准备和周到的安排,借这次大会我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一下,嘉兴及嘉兴氢能产业发展的情况。
嘉兴陆地面积一共是42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万,关于嘉兴的基本情况,相信在座的不少同志都很熟悉,我们一直用5个“地”来概括嘉兴。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梦想起航地,二是位于长三角的中心腹地,三是江南文化发祥地,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五是打造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地。
去年全市GDP5370亿元,位列全省第5,财政总收入接近1千亿元,列全省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列全省第三,实际利用外资41.3亿元,全省第二,城乡收入比1.66比1,全省最低。作为浙江省氢能发展的首个试点城市,嘉兴发展氢能产业具有扎实的集合和优越的环境,根据2020年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30强排行榜,嘉兴位列全国第6,全省第一,是全国氢能发展最具有竞争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
一是氢能供给丰富。嘉兴凭借雄厚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工业副产氢能大质优,是省内氢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现有副产氢能产业4.8万吨每年,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每年15万吨,嘉化能源、卫星石化等企业正在积极延伸产业链,推进气氢、液氢提纯项目建设,我们也在不断增厚氢产能力。
二是区域产业链初步形成。嘉兴围绕产业链开展强链招商,连续举办两届长三角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世界五百强、全球氢能产业龙头企业美国AP公司和国内氢能领军企业美锦氢能等多个百亿级项目相继落地,引进了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德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行业龙头头部企业,基本实现氢气制备、储运、加注、氢能装备核心部件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布局。
三是示范应用稳步推进。作为全省氢能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城市,去年10月,嘉兴投入运营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全省首批2个加氢站,车辆行驶里程已累计达到150万公里,今年还有5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投入运营,另外嘉兴的氢能公交车已运营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内,一路从嘉善西塘到上海青浦的东方绿洲,另外一条线路是嘉善西塘到无疆。
还有就是应用场景多样化。嘉兴港是浙江唯一出海口,拥有万吨级泊位34个,去年货运吞吐量超过1亿吨,具有较好的氢能重卡示范应用场景,嘉兴区位条件优越,物流发达,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连续7年蝉让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称号,内有物流及配套企业5百多家,具备较好的氢能物流车示范应用场景。此外,嘉兴内河航道发达,拥有1973公里的内河航道总里程数,内河船舶3196艘,去年内河航道运输量达到1亿吨,是未来氢能船舶示范应用的主阵地。
五是政策保障不断夯实。浙江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到2022年提出,在嘉兴等有条件的地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试点示范,今年3月我市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嘉兴新制造555行动的若干意见,将氢能产业列为未来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聚力培育氢能领域骨干企业,致力全市域多领域试点示范,努力在氢能产业上育新机、开新局。
下一步嘉兴将联合相关城市以申报国家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程式为抓手,启动实施双百双千氢能产业提升计划,到2025年招引氢能产业百亿企业5家,培育百亿企业5家,引领构筑长三角千亿氢能产业走廊,推动千辆氢能汽车应用,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性的中国氢谷。
一是成为长三角氢能资源的主要供给地,持续深挖供氢的铁能,加大自储运的能力建设,到2025年培育建成液氢等氢气园骨干生产企业4家以上,氢气年产量超过15万吨,持续提升氢能资源的服务长三角区域的综合能力。
二是成为长三角氢能制造业应用的示范地。与嘉定周边城市共同构筑氢能产业链制造和应用的示范走廊,到2025年建成50家以上固定式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数量突破2千辆,形成氢能公共交通和绿色货运配送的全覆盖,全区域、多领域实现试点示范。
三是成为长三角氢能产业技术的创新力,积极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都创新载体,以及长三角氢能产业技术的联盟等创新协作平台,共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创新中心,培育高能级氢能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构筑多元活跃求实的产业创新新生态圈。
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朋友,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进展中,氢能的低碳、高效、清洁的角色,价值日益凸显。
整理:蒙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