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何益军:燃料电池版“十城千辆”将会引领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汽车报网 ·   ·  2020-09-15

  9月14-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如皋市委副书记、如皋市人民政府市长何益军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尊敬的李院士,张秘书长,陆常委,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风从海上来,少有长三角,今天我们集聚到上海嘉定共同参加2020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这次大会我们在嘉定召开,我们在学会的支持之下,前几届都是在如皋召开,这次我们在嘉定召开,我想这也是贯彻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的相关精神,刚才余老师也介绍了情况,实际上我们也是和大家一起共发展。

  我代表如皋市人民政府对本次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当今世界在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氢能清洁高效的优点,欧美等发达国家都相继把氢能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中国政府近两年也对氢能产业显示出空前支持的态度,我们能源法的征求意见稿也已经下发,相关扶持和激励政策也陆续酝酿出台,其中最让人翘首以盼的是今年4月份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意见稿,以及被业内称之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征求意见函,在刚刚举办的汽车论坛上,财政部发言人也首次详细披露了这一方案的主要精神。

  在新经济形势下,燃料电池版的十城千辆我相信也一定会让产业闻风而动,将会引领一批传统的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氢能热,各地也纷纷布局氢能产业,希望能够把握住这次能源技术变革的新机遇,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版图中,如皋是一个县城,但是我们早在十年前就拥抱了氢能,十年来如皋凭借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定力,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实现了从0到1的关键突破和从1到0的快速集聚,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涉足氢能产业较早、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链建设较全、产业影响力较大的氢能产业高地,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动氢能企业的快速集聚,积极构建区域产业链,我们始终坚持全产业链思维,不断构建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在制氢加氢设备、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整车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加快布局,江苏氢能、氢风能源等20多家氢能企业先后落户,产业链不断实现延伸和突破,我们到2019年氢能产业的销售已经突破了60个亿。

  二是鼓励企业强化自主研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们出台了扶持氢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包括我们百亿能源,还有江苏氢能,江苏氢能在大功率燃料电池的研发技术,对韩国、日本和欧洲等地进行出口,储备上千台车用燃料电池的海外订单,包括今天获奖的势加透博也把研发中心放在了嘉定。如皋加氢站是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示范标杆项目,我们设计日加氢能力1千公斤,是国内35/70兆帕双加氢口,符合国际标准全天候24小时运营的商业加氢站,今年4月已经正式取得了经营许可证,全面投入商业运营。

  三是持续完善氢能载体建设,不断完备产业要素,我们获批了省政府第二批的特色小镇,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及研发生产检测应用推广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打造中国首个氢能示范区。一期2百亩,配套建设了集中加氢站,量身定制了15万平米的氢能企业专用厂房,为创业孵化项目提供拎包入住,一站式服务,包括我们一起建设了国家氢能源汽车研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今天也进行了揭牌,目前已经有8个实验室,已经正式对外运营,剩余的两个实验室正在加紧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届时将全部完成资质覆盖,具备上海器检资质。同时我们还牵头成立了江苏省氢能以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围绕创新产业链集聚创新资源,畅通政产学研的交流通道。目前我们联盟已经吸纳成员单位40余家。

  四是积极开展氢能示范应用,丰富氢能的应用场景。2016年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经济示范城市项目落户在如皋,目标开展氢能技术在产业园区、交通、消费等诸多领域的示范应用,我们先后开展了如皋氢能发展路线图、氢能政策框架等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目前已经有13辆氢能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包括我们有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来提供电力,与中国移动合作了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供电的移动基站等等。

  五是持续宣传发声,扩大行业影响力,我们承办了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我们也策划了燃料电池汽车可批巡游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今年是我国氢能产业的转折年,社会氢能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氢能的应用场景也逐步明朗,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内热度高涨的氢能产业提前进入产业整合、优胜劣汰的阶段,也有利于推动国内的氢能产业重构。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如皋氢能产业迈上新台阶。

  一是致力于聚焦技术创新,推动构建自主核心技术体系。今天李院士也跟我们讲了,我们关键是在前端制氢和后端电池两端降成本,我们将进一步引导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研发体系和自主品牌,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和大院大所的交流对接,加快筹建如皋氢能产业研究院,大力推动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创新联盟的常态化运转。

  二是推进产业合作,积极构建自主产业链的体系。氢能的产业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还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支撑,要努力营造国内需求为主的主要拉动力的产业群,提高对产业链的自制力,未来我们将以长三角城市群的形式积极申报燃料电池千辆计划,坚持开放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更多的合作平台,包括我们和嘉定这边陆常委这边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合作。

  三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适度超前的氢能基础设施体系。今年上半年国内建设了11座加氢站,截至今年7月,刚才国内的加氢站已经将近80座。下一步如皋将结合长三角经济走廊规划和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一体化方案,进一步完善全市范围内加氢站的布局,包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两座,我们还在港口准备再建一座。同时我们也持续推进南通及整个长三角地区氢能基础设施规划,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良好的应用推广场景。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国家要应用好我们的体制优势,就是我们的石油石化企业都是我们中资投的,特别是我们的加油站已经覆盖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有条件把油氢合建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的补充,我也认为这是我们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5年前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已经成为了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是行业前沿催生产业创新的平台,一年一度的盛会聚集专家和企业家的智慧,展现最新成果,促进务实合作,发挥了良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李院士和我们学会亲自谋划,也希望各位嘉宾利用这个平台深入交流,贡献智慧,凝聚共识,在变局中开新局,为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最后,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整理:蒙轩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