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裘轶政:共建中日协同效应型低碳社会
中国汽车报网 ·   ·  2020-09-21

  9月14-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中日氢能社会示范与建设研究-日本海外环境协力中心裘轶政发表主题为“中日协同效应型低碳社会联合研究以及示范研究项目”的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日本海外环境协会中心属于日本环保部机构,中日协同效应型低碳社会联合研究以及示范研究项目是中心承接日本环境部和环保部的一个重要合作项目,已经实施十年了。中心是1990年在日本成立,当时由日本国家环保部来进行这个支持来设立的,2000年在中国生态环保部的中日环境友好中心设立了北京事务所,我在北京事务所进行工作。

  中日协同效应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就是通过一些氢能、燃料电池这样的技术,改善对环境的保护,比如说城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硫化物的排放,包括还有像相关的PM2.5的排放,同时又是能减排温室气体,能做到一石二鸟的环保的这种技术,叫做协同效应技术。

  日本国家政府也是特别关注这个氢能,前两天日本的环保部的部长也是召开了一个全球的环境的部长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也是充分表明了日本环境理事会积极支持氢能的大力的发展。

  项目是由中日两国的环保部部长签署的备忘录,在这个备忘录的机制下进行实施的。每一期项目会有一个新的更新,到现在为止已经是第三期的项目,主要是2016年在中日韩三国环保部部长会议上签署的,第三期内容主要是温室气减排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引进了日本一些技术在中国进行孵化,进行示范,进行全程的跟踪,包括在做一些政策的研究,因为日本的技术再到中国的时候,会发现日本的企业对中国的技术标准政策的情况,包括中国政府怎么进行补助,进行政策支持,往往是完全不了解的,在这个工作当中,在做示范项目的时候会引导日企,告诉日企是怎么去贴合中国政府的政策,包括在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环保部的政府领导也会要求,总结日本先进的政策经验,补足一些中国的政策体系当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期项目主要针对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推动,已经进入到最后一年,为第四期项目做一个准备,第四期项目中国政府也好、日本政府也好都非常看中中日在氢能源合作,今年工作当中也是在中国全国进行调研,主要的工作背景也是因为在2018年的时候,李克强总理访问了日本,对日本相关的氢能源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视察,这也是激起中国对国内企业一些技术先进的政策有更高的关注,很多的地方政府以及一些企业,要求在氢能源上进行合作,一些好的项目的种子,也在寻求跟中国合作的地方政府。

  日方的工作主要是去搜寻一些日本的可以在中国普及的氢能的技术,同时也会在中国的各大城市跟地方政府进行交流,去探讨这个什么样的技术才会适合这个当地的一些新的发展情况,因为每个地方的资源匹配相应政府的情况。禀赋、产业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要匹配相应的技术,日本企业家以及政府国家领导到日本访问,共享中日之间的合作的经验。

  这个过程当中,日本环境署也是做了很多示范项目,在日本是积累比较好的经验,现在就是讨论把这些日本已经积累的一些可再生能源制氢或者废弃物制氢、燃料电池技术,运用到中国来,把日本企业带到中国来。

  从2013年到2019年通过日本环境署的资金,已经支持147个节能减排相关的项目,基本一个项目无偿支持的比重最多可以达到50%,在1.2亿人民币左右,谢谢大家。

  王琨整理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