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白立松:从电堆到整个系统,不同角度、功率全覆盖
中国汽车报网 ·   ·  2020-09-17

  9月14-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佛吉亚绿动智行零排放中国区总经理白立松发表主题为“燃料电池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好!今天介绍两个项目的进展。 

  佛吉亚有几个事业部,一个现在叫绿动智行,最早是做汽车排放系统的,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最早有电池包还有燃料电池的。 

  首先燃料电池是唯一的方案可以解决这个排放的问题,从应用的角度,车型大家都喜欢加油的比较快,还可以跑好几百公里,电动车动力电池也不太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燃料电池还是唯一的方案跟现代的应用没有太多的区别,佛吉亚决定开发哪些产品,有储氢的瓶子还有系统,储氢瓶子是开发35兆帕和70兆帕的瓶子。 

  大家都知道,四型瓶在中国也是一个大的话题,现在为止还是三型瓶为主,四型瓶也希望法规会有变化,也可以让四型瓶在中国运行。开发的36升四型瓶的储氢瓶,明年开始有项目运行了,也开始交货投产了。同时也因为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需求,现在也在开发另外两个产品的大小,明年也是一样的可以达到投产。 

  公司的瓶子是跟竞争对手对比,重量储氢效率达到6.5到7的水平,是有优势的。一块单独的瓶子,也有储氢系统的,所以这个瓶子系统还有很多不同的零部件,都是需要结合在一起,作为这个行业的一个大的供应商,非常有经验,做了一些研发开发和装配的过程,所以开发了储氢系统,也得到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项目,都在燃料电池这个行业,现在大家都知道佛吉亚也是比较走在前面,在瑞士的订单,有1千多在瑞士的卡车是佛吉亚提供储氢系统的,所以瓶子、储氢系统也在供货的,基本上这半年就开始供货了,明年就投产了,所以这个东西到现在为止是最有代表性的项目。还有另外两个项目明年要投产了。 

  总结一下,佛吉亚四型瓶已经开发得到认可了,储氢的效率也是最好的数据了,这些储氢系统不光是开发,已经有订单,并且已经交货了,也可以支持当地的一些项目。 

  另外一家公司SYMBIO,是做基础电堆,大概是在十年前在法国建立的,股东有一些变化,到最后是去年的11月份,米其林和佛吉亚这两家法国公司建立了合资,把Symbio来进行运行了。米其林已经投资了20多年,他们已经有很多原材料的研发,从这个角度也在燃料电池这个行业进入得非常早,佛吉亚只是作为一个大的汽车行业供应商,这个电动化是前几年开始研发电堆了,去年就把这些项目和米其林的项目都放在一起,通过这个Symbio来运行这些项目。 

  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项目,就是跟雷诺17年有一个项目,电堆5千瓦,电池是30千瓦时,有3百多辆车还在运行的,是法国的邮局在用的,现在有3百多万公里的经验在电堆上了。 

  今年投产了一个巴士的项目是30千瓦的电堆,有8台公共汽车在法国运行,所以到现在为止有20万多公里的续航。明年雷诺也会有一个项目,就是5千瓦的电堆,是5百多辆车明年要开始交货了。上周PAC也公开了一个信息,他们明年会批量投产一个轻型卡的项目,上周刚刚透露Symbio会负责这个电堆了,所以明年还有一个大的项目会在欧洲投产。 

  从电堆到现在叫电堆包,就是包含所有的那些氧气、氢气回路的传感器叫电池包,如果加上这些空压机、功率转换器等等,有电池动力的,加上储氢瓶,前面说的四型瓶,前面这个系统,作为Symbio还是比较灵活,所有的电堆到整个系统都可以提供了,唯一的优势会是在电池包里面,为什么会是在电池包里面?因为电池包是前面说了,包含那个氧气、氢气回路,那个FCCU,这些东西作为这样的打包是已经都验证过了,已经开发好了,对于客户来讲把这个产品集合在车上是更容易的,已经有预验证的,所以在这个角度是最合适给客户供货的。而且从产业化的角度也是最简单的,前面也讲到了成本,为了降低成本这个产品也是唯一的方案。 

  那从电堆开发的角度,提供了不同的产品,所以5到40千瓦是2.5千瓦每升,这个能量密度还不是很高,这个东西已经投产了,然后明年还有几个项目要运行,现在40到80千瓦是超过4.1千瓦每升,今年年底会有样件出来,从2023年开始有投产,但是今年年底基本上可以有样件了。然后80到120千瓦明年就开始有样件了,这是2024年会投产的,这个东西也是稍微晚一点点。 

  为什么说这三个不同的产品,是SML不同的大小,大中小的,在汽车行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车型,从轻型卡、SUV到卡车,也包括轻卡到重卡,不同的需求有不同应用方案,可能乘用车前几年是比较热的,现在可能用的稍微少一点,双动力或者全动力有不同功率的需求,那这三个产品都可以覆盖需要的那些功率的。 

  总结一下,在欧洲Symbio已经跟主机厂有一些项目,要么在运行当中,要么明年要投产了,还是比较灵活的,虽然有电池包的方案,但是还是从电堆到整个系统都可以覆盖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功率需求都可以覆盖,今年这半年开始在中国进入,会有研发的中心.  

  谢谢大家! 

  王琨整理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