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王俊:新形式下,建设汽车强国中国品牌要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汽车报网 ·  王金玉 ·  2021-06-18

  在6月18日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俊提出,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只结合了人类两大需求技术,即交通和动力能源,没有信息交互。而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科技、半导体技术进入车辆,纯机械架构的逻辑已被颠覆,汽车形态发生改变,汽车产业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科技发展驱动供给侧变革的同时,需求侧变革则重新定义产品。在算力足够的前提下,汽车形态可能千变万化,汽车将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而是基于“新汽车”所提供的可持续的、基于场景的服务。“我们认为未来汽车有四大形态:移动的多功能空间、大型智能和计算终端、数据采集载体和能源储能单元,是兼具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智能第三生活空间。”王俊称,面对这样的未知局面,只有手握“软件、差异化服务、完备智造链”三把利剑,才能成为头部玩家。

  “十四五”规划元年,“双碳”国策不断深化,为各行各业加速推进绿色变革发出了动员令。异常严苛的新欧七排放标准,也传递了“全球汽车产业向低碳转型”的迫切信号,对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新能源发展成为企业必选项,也构成了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并立即付诸行动,才有可能诞生世界级“新汽车”品牌,新汽车产业也将演进成为最有活力的新科技产业。

  在新起点上,中国品牌要有新作为。王俊强调,“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不仅是党和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殷殷嘱托,也是我们要坚定不移努力实现的志向,紧随时代脉搏,充分发挥才智,创举新的作为。

  在建设汽车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品牌要发挥更大作用,为了更好推进中国品牌的发展,王俊建议中国品牌之间要加强沟通、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共创。建立沟通机制、协会等平台,将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在智能化、新能源、自动驾驶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就前瞻共性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中国汽车品牌要有这种态度和自信;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防止行业无序竞争,研究新格局下的产业政策开放度;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到各地示范推广、消费激励、使用环境优化等落地政策,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意愿。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