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2020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行为实行严格执法并加大处罚力度
中国汽车报网 ·  陈萌 ·  2020-05-20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警示我们,各行业、各领域都必须警钟长鸣,依法、科学、有效防控重大公共安全风险,全面排查并坚决整治所存在的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隐患。如在交通领域,据调查,出租车、小汽车等绝大多数乘用人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行为感到很担忧,担忧危及司机行车安全、危及乘客乘车安全。而且调查表明,几乎100%的机动车驾驶员知道法律有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可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扣机动车驾驶人2分的处罚;几乎100%的机动车驾驶员在行驶途中都拨打过接听过手持电话;100%的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未被罚款、未被扣分。如此罕见的大面积违法不究、执法不严,以及导致的如此严重的公共安全风险隐患,如此普遍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必须得到重度重视,必须坚决大力整治。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分析道,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其危害性很大,主要包括:(1)妨碍驾驶。驾驶员开车玩手机时单手把握方向,对驾驶车辆形成较大妨碍,对车速控制、车距把握、驾驶员视线都有影响,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2)分散精力。开车打电话时,驾驶员精力分散,妨碍司机对路面情况和周边环境的观察,一旦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将会大大削弱驾驶人的应变能力和反应时间,极易造成交通事故。(3)使视野变得狭窄。开车时打手机会使司机的视野变得狭窄,降低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打手机的司机更可能错过交通信号,经常看不到公告栏和其他标志。(4)易造成交通堵塞。开车打手机会因分散注意力,导致车速降低,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率,引起交通拥堵。

  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手机控”人群越来越多,其对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有共识,但对开车打手机的危害却存在侥幸心理,极易酿成恶性交通事故。

  王先进建议,首先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高清电子眼,做到每个路口都有高清摄像头,对驾驶员开车打手机行为进行高频次抓拍。

  其次,违法必究。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可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扣机动车驾驶人2分的处罚。”

  第三,应通过立法,加大处罚力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针对开车打手机行为“扣2分处20至200元罚款”这一条款修改为“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可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扣机动车驾驶员6分的处罚”。并通过有关渠道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研究考虑对其中的屡犯不改者纳入《刑法》,同酒驾这种违法行为一样入刑,按“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