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在疫情叠加汽车业转型调整的特殊时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尤其值得细细研读。
以下为一位老汽车人、行业专家魏安力的研读体会:
我国汽车工业的“盛世繁华”还有吗?
读政府工作报告有感
►中国汽车新机遇早已经描绘
2019年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文件正式下发,其中第十条和第十七条分别为:
“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促进二手车流通,进一步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允许符合在用车排放标准的二手车在本省(市)内交易流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扩大成品油市场准入。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将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下放至地市级人民政府,加强成品油流通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安全保障措施落实。乡镇以下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等可使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扩大成品油市场消费。(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应急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两条意见,从新车销售、放宽或取消限购到二手车迁转新规,从成品油零售审批全力下放到成品油加注站建设用地的新规,应该说给汽车消费指出了非常清晰的市场,释放了更大的空间。说是给足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机会也不为过。
2020年4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提出“六保”的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如何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必须做大自己的蛋糕!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提出要求: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现在,我们看到了一条“促进消费-六保-构建内需体系”的完整的链条,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机遇就在自己手中。
►挑战和使命大局已定
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面对中美经贸摩擦风波,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党中央运筹帷幄,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稳”是大局,“保”为底线。“六保”目标进一步细化和突出了问题,精准靶向施策。两组目标共同构成的政策框架,涵盖“内”和“外”、“宏观”和“微观”等多个维度,是我们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基本遵循和关键抓手。
从2019年国务院的“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到中美经贸摩擦风波,党中央提出的“六稳”,再到疫情蔓延冲击全球经济冲击,党中央再提“六保”,针对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总书记告诉我们,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再读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读到了危机感,读到了党中央引领下建设发展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念,读到了一个个实事求是的举措,读到了新增就业、脱贫摘帽、减税降费,抓好“六稳”、“六保”,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务实目标。
►已无“盛世繁华”的生态环境
感谢媒体朋友的梳理,让我们看到了本届两会汽车及相关产业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学生时代有一词句叫押题(也有叫扣题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然而在一年一度共商国是的“全国两会”上,特别是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的两会上,就笔者目前看到的议案、建议和提案来看,押正当今国家主题的建议和提案却不多:
没有看到(也许有,希望有)关于在汽车领域涉及落实“六稳”、“六保”的建议和提案;没有看到勇于承担产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用好装备为西部开发基础建设项目保驾护航的建言;没有看到为自主品牌汽车合理承担“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而请缨的建议;没有关于涉及全面落实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42号文件,为开拓汽车消费新市场保驾护航的建议和提案;也没有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和行动,面对给了我们一个5亿人口的农村汽车大市场,如何去探索它,适应它,服务它,占领它的建议和提案;看华为的艰难,学习华为的担当,如何夯实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健全、强化自主品牌汽车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提案和建议也未见其中;汽车业作为我国石油燃料消耗最大的主体产业,倡导汽车工业发展动力多元化和燃料多元化,担当“保能源安全”重担的建议和提案也少有看到。
汽车及相关产业的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应该说都是好的建议,都具有积极向上内涵,但给笔者的感觉都产自“盛世繁华”的生态环境意境之下。未来如果不是这样呢?
党中央先后提出“六稳”和“六保”,已经给了我们警示和醒示。如果我们汽车工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还不稳定,或是弱弱地断了,还能谈汽车产业的“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基层运转”吗?还有资格谈“保能源安全”吗?我们如何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勇于在变局中开新局,这个非“盛世繁华”意境下的命题客观存在,必须面对,没有回避的余地。
曾经,毛泽东主席告诉李宗仁先生的秘书程思远说,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大而不强。从曾经的想通过合资合作强起来,到想靠补贴推动强起来,再到后来提出的发展电动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强起来,以及今天提出推广氢能汽车实现跨越强起来,我们走汽车强国之路的美好愿望一定要坚持,但目前更需要的是务实地夯实基础,建立适应世界汽车强国的生态环境。
产业基础、市场消费环境、后市场服务体系尚未成型,弯道超车不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正道。笔者引用毛主席的名言,希望我国汽车业可以好好总结过往经验,认真领会习总书记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
把握政府曾经和正在给予的新机遇,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六稳”、“六保”切实做好,开创好新局面。那时,我们就可以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担起世界汽车强国的美誉了。
一位汽车业老兵:魏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