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制造的“宇通样板”
中国汽车报网 ·  钟原 ·  2019-09-24

  走过70年风雨征程的新中国,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交通出行,呈现多元、智能、绿色的发展趋势。这其中,作为公共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客车工业也谱写了以变革与创新为基调的精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宇通,作为中国客车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顺势变革,在科技革命的大势下坚持创新,成就了中国制造的“宇通样板”。

  ♦变革力 撬动行业发展的车轮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特别是落后的交通运输严重阻碍了国家发展。以公路为例,当时全国能通车的公路仅8万公里,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百姓的出行需求。为改变现状,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建设。在此背景下,宇通的前身——河南省交通厅郑州客车修配厂(后更名为郑州客车厂)于1963年成立,同年便成功试制了河南省首辆JT660型长途客车,填补了河南多年来不能生产公路长途客车的空白。

  计划经济年代,客车企业的购、销全靠国家指标“包办”,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转型的阵痛开始在各行各业蔓延,客车行业也不例外。一方面受“断奶”影响和体制制约,企业很难施展拳脚;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矛盾中的客车行业,亟需一场变革来打破沉闷,而宇通,正是那个打破者。

  上世纪80年代末,宇通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围绕产品创新和体制转型,开启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第一步是把试制车间分离出去,采用承包方式,开发一片“试验田”。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宇通抓住长途客运需求爆发的机会,推出了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卧铺客车,开启长途客运新时代。一直到卧铺客车退出历史舞台,宇通卧铺车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

  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和对产品创新的执着,帮助宇通打了一个“翻身仗”,并成为宇通在今后20多年来持续制胜的“法宝”。

  然而,当时的宇通并不满足于此。宇通抓住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机遇,1993年率先在行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1997年A股上市,成为客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并在1999年进行企业改制。

  这两次变革,推动宇通驶入发展快车道。宇通依靠上市融资建成了占地1700亩、亚洲规模最大的新客车生产基地,并于1998年正式启用,当年就将产销量提升至4700辆,迅速成长为国内客车行业领军品牌。

  2003年,宇通首次实现销量登顶,并持续至今。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也为走向国际舞台、拓展海外市场积攒了底气和实力。

  ♦走出去 打造“中国制造”的名片

  回首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制造”经历了巨大变化。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从“MADE IN CHINA”的中国符号随着商品激荡全球,到以华为、三一重工、宇通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的异军突起,中国制造的形象在悄然改变。近年来,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为代表的民族制造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产品、技术双输出。在一众“扬帆出海”的中国企业中,宇通的表现尤为亮眼。

  早在2002年,宇通就实现了客车出口。2006年,宇通拿到了我国汽车行业第一张进出口免检证书。截至2018年,宇通累计出口客车64287辆,大中型客车连续8年全球销量领先,产品批量远销欧洲、拉美、非洲、独联体、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非洲,宇通已在近50个国家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累计销量超过15000辆,位居中国客车出口行业第一名。除了产品输出,宇通还在当地国家建立KD(散件组装)工厂,为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汽车工业水平提升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持。

  在古巴,宇通市场占有率超过90%,不仅带去产品,还提供涵盖交通规划、服务网络建设、车辆设计、车辆后台监控系统搭建的全套解决方案,并总结出海外拓展的“古巴模式”。而在智利,宇通纯电动客车每年能为当地减少碳排放9700多吨。

  在环保准入更为严苛的欧洲,宇通也成为采购首选。在法国,宇通是当地最大的纯电动城间车供应商;在英国,宇通累计销售超过410辆;在俄罗斯,宇通销量已超3559辆;在寒冷北欧的丹麦、冰岛,宇通成为当地首批采购纯电动客车的品牌。一战停战100周年纪念日,宇通为60多国元首提供用车服务;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300多辆宇通客车承担大部分明星球队的通勤服务;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宇通作为惟一的非欧客车品牌进行展示和推广……

  宇通靠的是什么?答案是过硬的产品和用心的服务。

  据了解,对于海外出口,宇通坚持“一国一策”的个性化战略:每进入一个新的海外国家,宇通都会先派技术团队对实地路况、客户使用习惯、当地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调研,以此为依据优化相应的出口车型。另外,宇通还积极通过在境外建立的配件中心、维修站,帮助当地用户及时解决问题,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开拓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品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新科技 夯实“中国智造”的底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创新为灵魂,以品质为生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追赶,为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而努力。而坚持脚踏实地,自主创新,一直是宇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宇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据了解,宇通长期坚持合理的研发投入,每年的研发费用保持在营业收入的3%~5%,建立了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客车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承担46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建立了10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拥有1927项有效专利。

  在长期钻研和前瞻布局的积淀下,宇通客车的技术创新成果始终与行业的发展导向保持一致,在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新能源领域,宇通掌握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睿控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9年8月底,宇通成功交付第12万辆新能源客车,不仅巩固了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而且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客车进入更加成熟的“新时代”。

  宇通在技术创新上的又一成果是T7的问世。历经11年多轮攻关,宇通T7于2015年正式上市,一举打破了国外品牌对中高端公商务用车的垄断,并凭借高品质和良好口碑,成为全国两会、十九大、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博鳌论坛等国内外重大会议和活动用车。

  2019年5月,宇通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在郑州智慧岛开放公交线路落地试运行,并正式推出5G智能公交系统解决方案,让国人离“未来客车”梦想更近一步。

  除了自身发展,宇通还承载了推动行业升级的使命。落户宇通的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定位于电动客车“电控”、“安全”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致力于提高电动客车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助力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

  事实证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效提升了我国汽车产品的附加值,对实现汽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铸就中国汽车品牌的根基。而宇通身上的科技“烙印”和自主创新底色,更值得被铭记,这才是我国客车行业发展壮大、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源动力。

  风雨兼程70载,中国在未来的全球化浪潮中将会走得更远,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也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宇通为代表的中国客车品牌,亦将敏锐把握政策和行业趋势,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浪潮,为打造更多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戮力前行。

  编辑:孙伟川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