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客车行业形势非常严峻的一年。随着新能源补贴的大幅退坡和公路客运形势的日渐严峻,对我国客车行业来说充满了挑战,但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整体部署下又机遇不断。在挑战和机遇面前,1月6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主办、以“客车与客运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客车学术年会在广西柳州举行,旨在促进客车技术进步和客车市场拓展,为我国客车行业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存量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近几年,公路客运量和公交客运量呈现逐年负增长的态势,而且同比跌幅还在进一步加大,同时受宏观经济下行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客车市场总体呈现疲软的状态。我国客车市场‘存量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 会上,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潘卫康在《做绿色、安全、智能客车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的主旨报告中指出,近五年来,无论是营运客车数量小幅下降,还是公共汽电车数量大幅增加,但公路客运量和公交客运量都在以两位数下滑。随着这种供需矛盾的进一步突显,势必将加剧客车市场需求的萎缩。
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全国营运客车数量由85.3万辆下降到79.7万辆,下降了6.7%,而公路客运量却由185.4亿人下降到136.7亿人,下降了26.3%。同期,全国公共汽电车数量由51.0万辆增加到67.3万辆,增加了近32.0%,但公交客运量却由771.2亿人下降到697.0亿人,下滑近10%。
潘卫康分析,尽管2019年全年客车销售数据还没有全部出来,但是客车市场继2017年、2018年之后连续第三年下跌已成定局。截至2019年11月,5米以上客车销量16.44万辆、同比下滑8.05%。其中,公路客车销量7.13万辆、同比下滑5.56%;公交车销量6.73万辆、同比下滑达到12.03%;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销量的84.85%、同比减少7700多辆;校车销量1.04万辆、同比下滑高达32.47%。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前11个月,客车出口3.66万辆、销售收入126.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4%和10.67%,这是2019年我国客车行业少有的亮点之一。
♦机遇与挑战并存 重点开展五大工作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针对已经到来的2020年,潘卫康坦言,由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客车市场仍将面临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机遇。
其中,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加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为我国客车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则为行业确定了发展目标:预计到203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
“2020年,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指示为引领,以发展智能客车作为客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始终坚持‘升级服务、搭建桥梁’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行客车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服务。” 潘卫康表示,第一、举办“2020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2020年6月18日至20日,客车分会将在北京举办“2020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这将是客车分会连续举办的第11届展会。展会将吸引行业内顶尖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量、展会面积和参观人数力争达到或超过上一年的水平。
潘卫康特别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因此,此届展会将进一步探索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模式,加快旅游与交通的深度融合。
第二、举办“2020全国新能源公交车性能评价赛”。在2020年9月上旬举办“2020全国新能源公交车性能评价赛”,这是继2018年和2019年之后的第三届评价赛,客车分会将在全面总结前两届评价赛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参赛企业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新实施的国家标准,对评价赛项目和内容进一步优化,并且在2020年上半年公布。
第三、完成重点标准制修订项目。一是《电动客车能量消耗率限值》,主要是规定纯电动客车百公里耗电量和续程里程;二是《客车电子后视镜系统技术要求》,主要是规定客车电子后视镜系统的功能、性能、安装等技术要求;三是《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主要是对乡村公路营运客车技术性能参数、结构及配置和安全等要求进行修订;四是《青藏高原营运客车技术要求》,对高原客车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及配置等要求进行修订;同时,2020—2023年,客车分会将重点围绕客车安全、技术管理、新能源、智能化等方向争取30项左右标准的立项,将目前《客车标准体系》中的68项标准上升至90项标准,基本适应新形势下客车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由客车分会主持起草的中国公路学会团体标准《旅游景区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该标准是我国对景区客车评定技术等级的第一个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引导国内客车生产企业追求产品技术进步,大幅提升我国景区观光车的安全性能。目前,“旅游景区客车等级评定申报平台”已经搭建完成,2020年将正式启动旅游景区客车的等级申报和评定工作。
第四、启动新版《中国客车安全评价规程》。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公交车达到39万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突破30万辆。纯电动客车相对于燃油客车,电气、防火等安全问题突出,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新版《中国客车安全评价规程》将增加纯电动客车评价项目和细则,从电气安全项、行驶安全项、防火安全项、保护安全项四个维度,选取整车防触电安全、充电安全、动力电池安全、电磁安全及内饰材料燃烧特性等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项目进行测评,为纯电动客车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安全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新版《中国客车安全评价规程》对传统燃油客车的评价细则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评价规程将全面覆盖6米以上所有长度的燃油客车。
第五、出版2019年版《中国客车行业发展报告》和《客车标准汇编》。2017年和2018年两版《中国客车行业发展报告》出版发行后,得到客车行业、客运行业和相关院校、科研机构的重视和关注。客车分会计划在2020年3月初启动2019年版《中国客车行业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将继续坚持权威、公正、数据翔实的宗旨,全面展现客车行业的发展状况。2020年,客车分会还将汇集出版《客车标准汇编》,收入客车相关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汽车行业标准和交通行业标准,作为客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客车行业还需要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坚持发展新能源客车作为生存之本,坚持发展智能客车作为战略方向,提升科研技术实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安全、绿色、智能为发展目标,站稳脚跟、实现突破。” 潘卫康最后表示说。
编辑:赵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