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汽车行业工作了50多年的老汽车人,我对《中国汽车报》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可以说从我在机械部工作开始,《中国汽车报》就一直陪伴着我。在我的办公桌上,始终都放着一份《中国汽车报》。
对于《中国汽车报》的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难能可贵。首先,35年来,《中国汽车报》始终坚持专业化的方向不改变,报社的全体员工继承了刻苦敬业的优良传统,支撑着《中国汽车报》的发展;第二,始终坚持自主办报的宗旨,坚守自主发展的舆论阵地,为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给多家媒体做出表率;第三,在传统办报的基础上,做到了与时俱进,从报纸、杂志、网站,发展到现在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移动端,多方向发展,值得肯定。
回顾报社35年来的发展历程,我送给报社三句话。第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这也是《中国汽车报》这么多年发展始终秉承的理念;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三十多年来,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社也一直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对现在复杂的媒体发展环境和形势,积极创新,不断进取;第三,桥梁纽带,铸就权威。正是因为《中国汽车报》是企业与政府、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铸就了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在媒体声音众多的当下,《中国汽车报》的报道最权威、最准确。
对于报社接下来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希望《中国汽车报》能紧抓当下行业发展热点和焦点,包括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难题。以竞争环境为例,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开放以后,自主品牌车企与外资品牌车企间的竞争更激烈,企业的两极分化也将变得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联合,都需要引导。再如产业间的融合,我们也应该多关注、多报道,尽力促进不同产业的企业联合。第二,希望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中国汽车报》也是主管部门经常阅读的报刊,应继续通过报道为行业发声,为相关部门提供建议和意见,实现下情上达。第三,加强与行业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协作,强化报社和第三方机构共同的权威性,勇敢承担起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希望《中国汽车报》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推动汽车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