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我和《中国汽车报》之间有着不少故事和情感交集。前不久,我上网查询关于汽车质量检查方面的历史资料,查到一篇《中国汽车报》在1985年前后刊发的关于全国汽车质量检查试验的文章,里面还有一张我在一辆解放牌汽车旁边卸载轮胎的配图,对于我来说弥足珍贵。我在天津担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时候,当时各方面业务都要通过《中国汽车报》去宣传、交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中国汽车报》记者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把中汽中心取得的成绩系统地报道出来,这对于中汽中心的职工来说是很大的鼓励。退休后,我又参加了《中国汽车报》组织的十佳发动机评选活动,一干就是十年。现在,“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全球三大汽车发动机评选活动之一。
《中国汽车报》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它见证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要了解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各个时期,查阅《中国汽车报》就可以了。
借此机会,我想对《中国汽车报》说几点期望:第一,要坚持正能量。《中国汽车报》始终在积极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今后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发生什么波动,一定坚持积极的舆论导向,坚持为推动汽车工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进行报道。不管消息来源来自哪儿,《中国汽车报》要尽量作出自己的选择,自我客观判断,避免出错误、避免标题党、避免片面性。第三,要进一步面向汽车消费者,加强为消费者服务,向消费者报道汽车行业最真实的信息。
未来,《中国汽车报》可以和汽车保险机构合作,建立自己的中国汽车市场评价体系。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在质量水平上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推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汽车报》很适合做这项工作。
编辑:李卿 万莹
热门推荐
湾区智行更多
快讯更多
友情链接
© 2018 中国汽车报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