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曾于十多年前在中国汽车报社工作,由此与汽车报社和汽车行业结下不解之缘。在他看来,汽车报既能勇于创新,又能不忘初心,这两点特质奠定了《中国汽车报》行业权威媒体的地位,同时也让曾在这里工作过的员工们受益匪浅。以下为记者根据朱孔源口述整理:
2005年12月,我来到中国汽车报社工作,最初在商用车与零部件部门做记者,2007年开始担任了商用车版面的主编,直到2008年4月30日离开。在报社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个人获益良多,这段时间里,我看问题的深度广度上升了层次,对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我对行业的一些观点,在中国汽车报社工作的短暂两年时间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这段经历也对我之后在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自此我与报社结下了不解之缘,见证了《中国汽车报》的变化与壮大。
在行业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汽车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变”与“不变”。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报社都拥有着一支有朝气、敢创新、勇于突破自我的团队。为了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基于目标读者需求,报社领导适时地对报社架构、版面结构做出调整。我当年就赶上了报纸版面和人员组织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培养了员工的创新思维,挖掘了每个人的潜力,给员工大胆发挥所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当年我是工科出身,起初对汽车行业并不了解,经过老同志的“传、帮、带”,自己对行业的认知得到大幅提升。面对新的传播形势,报社将发展全媒体作为战略方向,报纸、网站、客户端、微博、直播等平台共同发力,适应了多平台融合的发展趋势,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兼顾了新老读者获取信息的不同习惯,做到了适时而 “变”。
面对汽车媒体如雨后春笋涌现,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的竞争,《中国汽车报》坚守着自己的风格,做到文章有深度,分析客观公正,这是“不变”的地方。作为汽车行业的权威媒体,《中国汽车报》已经成为众多行业人士重要的参考资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行业生态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除了输出精品内容,报社还不断努力为行业打造相互交流以及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比如持续举办汽车百强巡展活动,推动汽车下乡的同时为厂家和经销商打开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又如《汽车族》杂志最早举办年度车型评选,深受消费者和汽车厂家的认可。这些创新巩固了《中国汽车报》行业权威媒体的地位,扩展了媒体价值,同时也为报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今,我们正在经历信息化革命,传统媒体受到了不小冲击,但是中国汽车报社不忘初心,坚守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媒体客观报道,在变革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行业的指路明灯,忠心祝愿《中国汽车报》未来越办越好!
编辑:赵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