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向上 前瞻布局 均衡发展 瞭望智库专家及媒体团走进宇通之见
中国汽车报网 ·  黄霞 ·  2021-05-10

  4月27日,瞭望智库专家及媒体团走进宇通座谈会在宇通铂笙酒店举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重庆车检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昌仁等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编陈荣及媒体团走进宇通实地调研,并与宇通客车董事长、宇通集团新能源院长李高鹏、宇通集团品牌营销副总监蒋冰、宇通客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林明等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汽车强国发展之计。

 

  正如宇通董事长汤玉祥所言,历经数十年发展, 宇通在激烈市场环境下历经风雨、砥砺前行,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团队战斗力持续加强。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宇通的品牌经受住了时代洗礼和市场考验。

  ■品牌向上 为美好出行

  作为拥有50多年专业客车生产经验的民族制造企业,宇通一直紧扣时代脉搏,坚持研发创新,并以产业报国承载着中国制造,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稳健务实的发展之路。

 

  座谈会上,宇通汽车党委副书记王善冲介绍,2020年,宇通销售客车41756辆,营业收入217.05亿元,大中型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35.3%,且连续10年全球销量领先。截至2020年底,宇通已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14万辆,不仅巩固了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而且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客车进入更加成熟的“新时代”。

  近年来,宇通坚持“为美好出行”的品牌主张,以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共出行解决方案商”为愿景,恪守“为公众带来美好出行、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使命,围绕“科技宇通”“国际宇通”等不断发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宇通长期坚持合理的研发投入。每年宇通拿出营业收入的3%~5%用于研发。李高鹏说:“我们更看重未来宇通的竞争力,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方面,我们投入非常大。”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系统的技术创新,宇通在新能源、轻量化、节能、环保等客车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领先。未来宇通仍将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探索,推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与商用车融合发展,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燃料电池领域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前瞻布局 自动驾驶巴士小宇2.0批量下线

  在自动驾驶领域,2019年5月,宇通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在郑州智慧岛开放公交线路落地试运行,截至目前,在宇通工业园、海南博鳌、郑州智慧岛、金融岛等多省市地区,宇通自动驾驶车辆已安全运营700天,累计接送乘客36万余次。2020年,宇通还正式推出智慧出行品牌WITGO,并在郑州新区落地了“车、路、云、站、场”城市级智慧出行系统,离“未来客车”梦想更近一步。

 

  李高鹏介绍,前不久,宇通自动驾驶巴士小宇2.0批量下线,标志着宇通全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及产品,已具备工业化研发及批量生产能力。未来,依托硬核研发与服务能力,小宇2.0将在海南、广州、郑州等多地投入运营,打造智慧交通新标杆。

  宇通始终保持前瞻产品布局。基于对市场的深入洞察和对客户潜在需求的挖掘,宇通在产品布局方面不断取得先机,在新能源客车、高端公商务客车、校车及专用客车等领域形成了相应的产品优势并保持了长期领先。

 

  

  ■实现碳达峰 宇通发力燃料电池客车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交通,除了电动汽车,也离不开国家正在积极布局的燃料电池车。

  林明认为,燃料电池车辆续驶里程长,效率高,兼具传统柴油车和纯电动车的优点,同时也摒弃两者之间缺点。从细分应用领域看,短途是EV的市场;中途是混动及插电式混动的市场;长途运输包括客运应该有燃料电池的一席之地,这也是未来宇通发力点。他举例,以12米公交车为例,燃料电池加氢大概需要8~10分钟,续航达到500公里以上。

  从2009年开始,宇通就布局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整车研发。至今,宇通已经完成三代研发,第四代正在研发中,在行业内取得了首个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资质认证和公告,建成了河南省首个加氢站,并且建成了首个行业内电池与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宇通也在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以及申报城市燃料电池示范区。

  ■瞭望智库专家谏言

  座谈会期间,瞭望智库专家及媒体团参观了宇通品牌体验中心,同时试乘了位于郑东新区的宇通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小宇以及L3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对宇通发展现状及其在汽车“新四化”领域布局的显著成果也有直观的感受。

 

  以下是专家谏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均衡发展 勇挑重担

  在客车细分领域,唯有宇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此次,走进宇通、学习宇通、感受宇通,我有很多感触。宇通是一家发展非常均衡的企业,无论是传统客车升级、还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布局。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所有企业都必须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这也是汽车行业转型的顶层逻辑,企业向新“四化”转型也是顺应这一趋势。经过两天的参观、体验及交流,我认为,宇通顺势而为,前瞻布局成果显著。

  至今,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制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路线图。我希望,作为头部企业,宇通能够勇挑重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努力打造中国品牌

  非常高兴参加“走进宇通”的活动,通过今天上午、昨天晚上和汤总之间的交流,我了解到宇通成功的内核,以及宇通品牌的竞争力。

  对此,我说三点:一是努力打造中国品牌。中国如何成为汽车强国,一直是我们探讨的大计,可以说仍未找到路径。中国汽车出口难过百万大关,百思不得其解。中国汽车品牌向上也在艰难征程中。二是在新“四化”方面,宇通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共出行服务商。可见,未来车企不仅要具备造车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拥有未来核心技术,比如自动驾驶技术能力等。同时,未来我国能源走多元化路线,纯电、混动、氢能都要重点布局。三是中国企业真正走出去,实际上拼的是文化和管理输出,更是能够被全球广泛认可的价值观。

  ▲国家汽车质量中心主任刘昌仁:助力客车行业向上发展

  从事客车检测工作,我就从技术与质量角度谈谈对宇通的看法。我发现,在技术匹配、性能优良、质量优异等方面,宇通都走在前面。比如,EMC,很多企业不能一次过关,但宇通都是一次过关的。

  在此,我提个建议:受疫情影响,去年我国客车产销量大幅下降。加之,高铁、动车和城市轻轨等各种出行选择给客车产业带来严峻挑战。怎么走出这个困境?我希望,宇通能够率先带头研究。

  编辑:黄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