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乘商”并进 小马智行角力“智行”下半场
中国汽车报网 ·  施芸芸 ·  2021-04-02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乘用车体量大、空间广,但场景相对复杂,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时间;商用车虽然市场规模小,但场景相对简单、技术门槛偏低,更有希望早日实现商业化落地。作为自创立初期就同时布局乘用车及商用车两大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3月31日,小马智行在北京举办的技术沙龙上公布了在两大业务领域的最新进展。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晰——同时聚焦乘用车及商用车两大业务板块。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变革未来交通的关键一环,不仅将惠及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将极大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Robotaxi:最重要的是采集真实用户需求反哺技术

  一直以来,Robotaxi都被视为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市场最有希望早日落地与开展商业化探索的应用场景,小马智行也早在2018年就正式推出了PonyPilot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应用,主要在中国广州以及美国加州落地。据介绍,小马智行在中国北京、广州、上海及美国硅谷均建有研发中心,测试范围覆盖中美五大城市,已经积累了超过50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据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透露,小马智行将于近期进一步扩大Robotaxi运营规模,覆盖更多城市,北京公众也将很快能够体验搭载小马智行最新一代PonyAlpha X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两大领域对于技术的要求最高,也代表了最大的市场前景,小马智行有信心征服这两个最有挑战性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Robotaxi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技术,向规模化、无人化的方向迈进。”张宁表示。

  不过,张宁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行业真正的商业化落地需要以规模化为基础,因此现阶段营利一定不是主要目的。在他看来,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采集到真实用户的需求来反哺技术,例如打车的需求量等。通过提供Robotaxi的服务来获得最真实的路测数据,以此进一步推进技术发展;另一方面,Robotaxi也是一个让公众能够进一步了解技术和行业发展的窗口,具有获得公众及相关政策支持的重要作用。

  据悉,今年2月,小马智行首批搭载最新一代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从标准化产线正式下线,并逐步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开启全天候的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同时加入了公司的Robotaxi车队规模化运营。

  ♦小马智卡发布 赋能智慧物流

  现阶段我国物流业虽然体量巨大,但存在事故率偏高、成本高、规模小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物流需求仍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在进一步减少,这将导致未来物流行业形成巨大司机缺口。针对行业痛点,小马智行一直在探索如何使得自动驾驶技术赋能物流、变革物流,真正实现货畅其流的理想状态。在此次举行的技术沙龙上,小马智行副总裁、卡车事业部负责人李衡宇首次宣布了公司卡车业务部门的名称——“小马智卡”。英文名为“PonyTron”——“Tron”与中文“创”字谐音,并与卡车英文“Truck”的发音相似。

  李衡宇表示,通过打造优秀的虚拟卡车司机,未来可以大幅提高物流行业行车安全,弥补劳力不足,解决人力管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让组建大型车队成为可能,提升行业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打造优秀的虚拟卡车司机也将有助于乘用车领域技术的提升。李衡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乘用车的虚拟司机可以理解为拿C照,开商用车、卡车的司机是拿A照,两者之间有一些能力是共通的,如果先拿到C照,对于再拿A照非常有帮助。

  “在自动驾驶时代,卡车将成为智能终端并产生大量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形成闭环,将带来巨大的价值,并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这也是小马智卡可以提供价值的地方,”据李衡宇介绍,小马智行拥有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将与Tier1供应商、卡车制造商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可量产的高度智能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实现自动驾驶卡车的大规模生产,使整个物流生态的效率得以提升。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自动驾驶技术从无法判断前景到现在开始逐步清晰,再到今天,我们已经开始能够丈量到实现梦想的距离。”张宁表示,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更多应该会放在跟自己比较上,在技术演进、实现无人化安全技术和规模化方面进一步开展探索与实践,最终真正实现小马智行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打造最安全、最可靠、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全栈式技术这一理念。

编辑:蔺天子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