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170亿元,戴姆勒三季度业绩远超预期
中国汽车报网 ·  张冬梅 ·  2020-10-29

  经历了疫情打击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糟糕局面,戴姆勒终于在第三季度缓过气来,并交出了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答卷。

  德国当地时间10月23日,戴姆勒对外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得益于成本削减计划的有效推进,戴姆勒在第三季度的息税前利润达到30.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3亿元),同比增长14%,远超预期的21.4亿欧元。净利润为21.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0.7亿元),同比增长19%。需要指出的是,戴姆勒在华合资企业——北京奔驰为其贡献了12亿欧元的股息。

  看来,戴姆勒此前的成本削减措施已经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且据知情人士透露,戴姆勒和宝马正在考虑出售双方去年成立的合资公司ParkNow,出售价格可能达到数亿美元。

  ► 销量让位于利润

  “第三季度公司业绩表现非常强劲,这进一步证明我们正走在降本增效的正确道路上。我们预计,积极的增长势头将在第四季度继续。”戴姆勒管理委员会成员、首席财务官Harald Wilhel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将继续实施重组计划,以恢复利润率。

  自首席执行官康林松上台以来,戴姆勒不断强化成本削减措施,康林松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成本削减的必要性。戴姆勒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刚开始计划裁员1万人,但据外媒报道,最终可能高达3万人。就在今年10月初,戴姆勒表示,在2025年前将固定成本、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在2019年的基础上削减20%以上,这也将是梅赛德斯-奔驰重新定位豪华品牌战略改革的一部分。

  作为戴姆勒的利润支柱,奔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第三季度,奔驰乘用车和厢式车部门的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7%,提升到了9.4%,而今年第二季度这个数字还是-1.5%。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了2成以上,帮助扭转了奔驰乘用车的利润率。这也难怪康林松近日公开强调,未来十年,中国仍将是奔驰最大的增长型市场。此外,康林松还表示,奔驰未能充分发挥将销量成功转化为利润增长的潜力。言外之意,戴姆勒期待奔驰的利润率有进一步的提升。

  戴姆勒还透露,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继续加剧,公司将及时调整生产地点,以适应汽车需求的变化,且未来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公司将不再那么重视销量,而是更多地将重点放在提高盈利水平上。今年早些时候,奔驰曾宣布停止在美国生产轿车,转而专注于更有利可图的SUV。

  整体来看,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戴姆勒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对第四季度也抱有很大期待,不过戴姆勒也承认,第四季度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疫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当前,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正在经历第二轮疫情,许多汽车工厂的运行受到影响。

  ► 与宝马合资公司或被砍

  未来,成本削减还将继续,且已经波及戴姆勒与宝马的合作项目,前有自动驾驶,后有移动出行。

  就在今年6月,戴姆勒与宝马宣布暂停双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合作,双方维持仅一年的合作关系由此告吹。双方给出的理由是成本太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适宜推进合作。简而言之,自动驾驶技术太烧钱,而现阶段宝马和戴姆勒又都缺钱。

  而今,移动出行领域也出现了类似苗头。不久前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戴姆勒和宝马正在考虑出售双方共同拥有的泊车应用业务ParkNow。据了解,ParkNow是戴姆勒和宝马在去年年初合并了双方的出行业务后,成立的5个合资公司之一,主要职能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充分利用城市中空余的停车位,减少用户在寻找停车位上所浪费的时间,同时减少城镇路面的车流量,使城市中心更加清洁宜居。

  知情人士日前指出,两家公司正在与咨询公司罗斯柴尔德就可能的撤资事宜进行合作,预计ParkNow的出售价格达数亿美元。另外,还有知情人士于上月透露,Uber正在考虑收购戴姆勒与宝马的另一家移动出行合资公司FreeNow,从而提升Uber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

  从潜在的业务出售可以看出戴姆勒和宝马当前的工作重点,即积极创造现金流,提升核心汽车业务的利润率。

  编辑:李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