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滴滴出行宣布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将在鞑靼斯坦共和国首都喀山市提供快车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滴滴国际化业务上线后进入的第九个海外市场,也是滴滴开辟的首个欧洲市场。
图片来源:滴滴官网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壮大,其市场占有率已逐步稳固,各大出行行业巨头便开始布局国外市场。此外,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国内出境自由行客人在海外的出行需求,也正吸引着国内大量的移动出行公司纷纷迈步走出去。
然而,遭遇当地法律法规制约,再加上文化差异以及使用环境的限制,国内移动出行服务公司海外发展并不顺利。特别是自今年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各地人们的出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这不仅给全球各国本土移动出行服务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国内网约车“出海”发展也因此受阻。
► 滴滴海外发展未达预期
就此次进军俄罗斯市场而言,或许这也是滴滴对于欧洲市场探索的第一步。今年年初,滴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维提出了集团的“0188”未来三年增长战略,即零重大安全事故,三年內实现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在国内网约车市场饱和的背景下,全球化和国际市场正成为滴滴重要的拓展方向和增量市场。
滴滴自成立以来先后接受了日本软银多轮投资,总投资额近百亿,软银俨然成为滴滴重要股东,日本也随之成为滴滴重要的海外拓展区域之一。2018年滴滴出行与日本软银联合出资成立出租车叫车服务公司“DiDi Mobility Japan”,此前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不过,据日经中文网此前消息,DiDiMobilityJapan在7月1日以后已在滋贺县及青森县等日本全国11个县停止服务。
据了解,由于滴滴在中国的APP在日本也可直接使用,凭借这一优势,滴滴将合作对象扩大到了日本各地的出租车企业。不过,由于该项服务主要用户实为日本当地用户,因此在疫情影响下,随着人们出行受限,导致用户锐减,收入更是难以指望。
另一方面,日本当地的法规限制也使得滴滴在日本的经营范围狭小。据了解,日本政府并不打算在大范围内允许非出租车司机提供出行服务并从中获利,因此,以盈利为目的的私家车原则未获得允许提供此项服务。此外,日本当地民众也更习惯用传统的电话预约模式来呼叫出租车。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国际化战略起步于2018年,两年来,在海外业务方面,除了日本,滴滴还进军了巴西、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澳大利亚等国市场,开展出行、外卖和同城配送等业务。不过,据外媒报道,由于与当地出租车企业的竞争激烈,发展情况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国内出行公司纷纷出海 谋求国际化
近年来,国内移动出行领域多家公司都在谋求国际化。“曹操”出行及其竞争对手、私人司机服务商首汽约车也在努力赶上滴滴的海外扩张步伐。
今年1月2日,曹操出行方面宣布在法国巴黎启动公测,展开试运营,运营车辆则采用吉利控股旗下伦敦电动汽车的全新TX车型。据悉,拥有巴黎从事载客运营资质VTC职业卡则是成功入职曹操出行的重要“敲门砖”。
曹操出行方面表示,巴黎是启动海外市场的试点,未来还将尝试把新能源出行平台与定制化出行服务推广至更多国家。
首汽也顺势推出国际用车产品,通过与同程国际用车、飞猪旅行、境外租车企业合作的方式,提供境外租车和接送机服务,从而进军海外市场。据首汽约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数据,该公司于2017年8月推出了其国际业务,现在已经覆盖了130个国家的1500个城市。
► 各国针对网约车规定极为严格
国内移动出行公司“出海”不易,而海外本土出行公司也不好过。因为不问出差,所有移动出行公司均受当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
作为优步的诞生地的美国目前已有23个多州承认网约车合法性。然而,这些州对网约车司机和车辆的审核、检查和准入门槛都有要求,比如,各州不止针对车主是否有犯罪记录、驾龄年限有所要求,还要求运营车辆必须通过19个项目的专门检查。
英国方面则修订了《出租车法案》,将网约车纳入其中进行管理。但是要求多多,必须各种检查、评估、测试都通过了才能获得网约车司机执照。难怪之前有人说,英国的出租车驾照号称全球最难考。
澳大利亚针对网约车的规定则是必须注册,其司机需提供和出租车司机一样的无犯罪记录,此外还要缴纳商业所得税。
► 疫情期间美国网约车企业日子难过
出行服务行业作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日子实在难过。此前,国际租车巨头赫兹北美公司宣布破产保护,其他出行公司也是艰难度日。
8月7日,优步发布了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优步实现营收22.41亿美元,同比下降29%;归属于优步的净亏损为17.75亿美元,同比收窄66%。月度活跃平台消费者人数为5500万人,同比下降44%。
8月13日,美国出行服务商来福特也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福特第二季度营收为3.39亿美元,同比下降61%;不计税息折旧及摊销,亏损额达到2.8亿美元,同比扩大37%。第二季度活跃乘客人数为868.8万人次,同比下降60%。
编辑:李沛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