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2019)》。作为国内首个开展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重点行业,报告从全球视野和历史比较两个维度,系统盘点了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探索,总结成就、分析差距、研判趋势,旨在引导业界深化认识、提振信心、引领发展。
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任鸿斌为报告作《序》。任鸿斌部长助理在《序》中指出,编制和发布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是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鉴于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首个选定汽车产业,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2019)》。他表示,希望本报告的编制发布,有助于业界对中国汽车贸易发展形成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从而凝聚更多共识,形成更大合力,推动汽车贸易规模快速扩大、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做出新贡献。
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内涵,结合汽车发达国家情况和我国汽车产业实际,指出了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方向。第二部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三到第五部分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客观评价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并展望未来我国汽车贸易发展趋势。
报告认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品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对确立和巩固我国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做出积极贡献。当前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数量达到百万辆级,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但与汽车强国相比,我国汽车贸易仍有很大发展潜力。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汽车贸易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随着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增强、外商投资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我国汽车贸易的潜力有望加快释放,在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织成立了编写组。本报告由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担任编委会主任,外贸司副司长宋先茂和中汽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外贸司和中汽中心相关人员担任编委会委员。报告由中汽中心情报所及政研中心相关人员执笔完成。
作为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汽车政策研究机构,30多年来,中汽中心从产业政策和规划、新能源汽车、汽车税收和财政补贴、节能环保、报废和再利用、进出口和国际化、流通和后市场等各方面,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多个重要政策,这些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在汽车出口政策和国际化战略研究方面,中汽中心长期协助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开展汽车进出口政策和规划、出口资质、国际化战略、汽车关税、WTO/FTA/BIT、海外市场及政策等研究,并承担出口基地联席会秘书处工作,同时也为汽车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相关的研究和咨询服务。今后,中汽中心将倾力打造汽车行业第一智库和国际著名汽车智库,巩固汽车产业政府主管部门的首要技术支撑地位,并不断提升汽车政策和产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编辑:薛亚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