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省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大省。在浙江省,汽车工业又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营业收入三十强企业中,浙江有4家企业上榜,它们是吉利汽车、众泰汽车、万向集团、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家整车企业和两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从无到有的汽车产业
与国内外其他汽车产业集群不同,浙江省汽车工业最先涉足发展的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然后整车制造业才兴起。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仅宁波市就有4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居多。宁波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产值在2400亿元左右,其中有2/3的产值来自零部件企业;在温台地区,中小汽车零配件企业居多;杭甬地区,以整合资源强、规模大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为主。
在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浙江的目光从零部件转向整车制造,民营资本投资整车制造业的热情高涨。浙江省内一些民营企业的创新观念,打破了行业准入壁垒,开始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业。浙江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汽车,1997年开始正式进入汽车产业。
首辆美日汽车下线
在吉利之后,一批整车厂项目落户浙江。东风裕隆,投资4.9亿美元在杭州市萧山区临江工业园建成了规划年产24万辆的生产线。首辆汽车2011年4月正式下线。上海上汽大众投资120亿元的第六工厂于2022年11月正式落户杭州湾新区,一期项目规划年产30万辆乘用车,2013年10月实现了首辆整车下线。长安福特投资7.6亿美元的第四工厂于2012年8月在杭州市前进工业园正式开建,规划年产整车25万辆,2015年3月首辆锐界下线。青年集团于2009年在杭州市萧山区投资年产2000辆客车、15万辆SUV乘用车项目。吉奥汽车25万微车生产项目落户萧山江东工业园,首辆吉奥星旺微车于2009年5月25日下线。
目前,浙江初步建成了杭州、台州、金华、宁波(杭州湾新区)四大整车基地,形成了以上汽大众、长安福特、吉利、青年、众泰、吉奥、裕隆等汽车公司为主导,其他整车、专用车生产企业为骨干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浙江逐渐崛起的汽车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落户。宝沃进驻嘉兴、威马落户温州,长城牵手平湖。这些落户浙江的整车厂,提升了整车项目在整个浙江汽车产业的地位,改变浙江汽车产业“小而散”格局。
如今,汽车产业制造也逐步成为支撑浙江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据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59124.2亿元,汽车制造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为2898.53亿元;2017年汽车制造业规上总产值为500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份额占比,由2012年的4.9%增至7.5%。有数据显示,汽车产业成为浙江仅次于电气机械和器材的第二大制造产业。
今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中提出,通过汽车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将浙江打造成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到2022年,浙江要培育出万亿级产业规模,汽车产量超过3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80万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万亿元。其中,汽车整车工业产值超4000亿元、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超6000亿元。
纵观浙江的汽车制造企业,除了吉利汽车等几大巨头企业外,绝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这与浙江省政府早在2010年就在全国率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密切相关。此外,在浙江省经信厅印发的《2019年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了提高燃油车节能水平、推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突破。
此外,在《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再次指出,提升浙江制造品质、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浙江省2019年的重点工作。
►汽车产业集群特色发展
浙江块状经济发达的特色,同样渗透在浙江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浙江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汽车或零部件的产销规模,并以专业化的产品生产支撑各地经济发展。
十余年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将总部搬到杭州,填补了杭州一直以来缺乏大型车企的空白,推动了也引领着杭州汽车工业的发展。尽管杭州的汽车产业起步比较晚,但在发展速度上却丝毫不输其他地区。杭州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搭建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平台,推动汽车产业抱团聚集发展。据杭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早期的吉利豪情
在杭州大江东,无数辆由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的整车从这里驶离。自大江东布局汽车产业以来,广汽传祺、吉利新能源、林肯等大项目相继落户。长安福特、林肯汽车、广汽传祺、吉利、东风裕隆这五驾马车,拉动着大江东经济倍增式成长,为浙江汽车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加码。除大江东的乘用车、萧山的汽车零部件和余杭的新能源客车三大生产基地外,杭州还有近百家企业布局汽车产业链。目前,杭州“一极两翼多点”的汽车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了以整车为龙头、零部件为配套的完整汽车产业基地。
与杭州相较,宁波的汽车产业起步比较早。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宁波也已构筑起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自2016年开始,宁波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企业产值规模首次超过电气机械业、化学原料制品业,跃升为全市第一大行业。据宁波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30.8亿元,汽车制造业增长11.6%。而在宁波提出的加快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计划,汽车产业无疑一马当先。
随着2011年年产2万辆的吉利帝豪EC7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宁波杭州湾新区驶入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快车道。在吉利汽车和上汽大众两大整车企业的带动下,100多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名企扎根于此。宁波深知龙头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产业的带动作用,聚焦整车制造业就成为打造汽车产业的核心。
另外,《浙江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了优化汽车产业布局,打造全国汽车产业创新高地等重点任务。这给浙江省各地区带来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课题。其中,杭州需加快推进智能汽车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有影响力的智能汽车创新中心,重点建设杭州江东新区千亿级汽车产业平台;宁波重点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和汽车现代服务业,力争成为国际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物流基地。宁波前湾新区建成国内新产业示范平台,发展宁波梅山集聚区,大力发展中高端自主品牌汽车;台州着力建设以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为核心的现代化、全产业链汽车城,重点以台州湾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打造临海头门港、沃尔沃汽车小镇、台州东部新区三大汽车智造片区。
众泰5008
在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金华重点建设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义乌绿色动力小镇、永康众泰汽车小镇,打造以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电机、电池、电控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温州则需要打造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整车产业基地,以纯电动乘用车、专用车为重点,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湖州应以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平台,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产业,提升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嘉兴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产业,依托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
►整车企业蒸蒸日上
在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名单中,汽车行业共有12家。其中,吉利、众泰这两家整车企业,不仅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是当之无愧的浙江汽车产业的标杆企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吉利汽车累计销售76.16万辆。在国家和地方汽车产业政策开放的形势下,这家民营车企实现了质的飞跃,迅速成长为国内自主品牌的翘楚,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多个先河。
吉利汽车厂房
一直扎根在浙江省的吉利,是我国最早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它能够迅速在杭州、台州、宁波落地多个大项目,当然离不开浙江省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政策性支持,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吉利的成长和壮大,也不断地推动杭州、台州、临海等多个浙江汽车产业基地的发展。
截至目前,吉利拥有吉利汽车、领克和几何三大自主品牌;持有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及全部经营管理权,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拥有1000多个国内销售网点及400多个海外销售和服务站点。基于遍布世界各地的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2018年,吉利汽车集团的汽车累计销量达150万辆,同比增长20.3%,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的5%提升到6.3%。埋头苦干的吉利,实现了首次年销超150万辆的里程碑式跨越,稳居国内自主品牌“一哥”位置。
吉利远景X3
具有明确的企业定位和战略布局的吉利,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通过持续性研发投入,构建世界一流的研发体系。吉利规划,截至2020年实现销量200万辆,跻身全球汽车企业销量前10强。
与吉利等国内自主品牌一样,众泰汽车前期所选择的逆向研发之路曾遭遇多方质疑,甚至各种冷嘲热讽。从饱受争议到逆袭而来,从制造到研发,在抓住国内外汽车发展机遇的情况下,众泰仅用不到16年的时间完成蝶变。目前,它已成为著名的自主品牌。十多年的研发积累,众泰始终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为目标,旗下已拥有多款列明星车型。在经历了连续5年销量增长,众泰成为连续两年销量超过30万辆的规模化车企,具备了打造畅销车的体系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众泰汽车在杭州、重庆、意大利都灵和日本横滨设立了四大研发中心。
►零部件企业在转型中前进
目前为止,生产汽车所需的3万多个零部件,鲜有浙江不能制造的。仅在浙江省玉环市这个陆地面积仅为378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就遍布着2300多家大大小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2018年,玉环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实现产值564.16亿元,占该市工业经济总量的34.56%。
浙江省的零部件产品涵盖整车制造需要的五大类零部件系列,这些零部件除主要用于汽车维修市场外,部分产品已进入到了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天津汽车、东风汽车等国内主要的汽车企业的配套体系中,并有部分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而在浙江诸多的零部件企业中,一直被誉为中国企业“常青树”的万向集团,出现在“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榜单中,并跻身前五十。
万向集团内景
多年以来,杭州市萧山区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1969年,杭州萧山乡镇工厂万向正式开门营业。从创立之初的农机修配厂,到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龙头企业,历经半个世纪的万向集团,以年均递增25.89%的速度,发展成为营收超千亿元、利润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成为浙江乃至中国国际化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在国内,万向的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在国外,万向在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拥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厂,海外员工超过1.6万人,是通用、大众、福特、克莱斯勒等国际主流汽车厂配套合作伙伴,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12%。
而今,万向凭借49年积累的优势,准备投资2000亿元以上,启动“万向创新聚能城”的建设,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池、客车和乘用车。扎根于杭州、发展于杭州、服务于杭州的万向,不仅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据万向钱潮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86%。事实上,浙江省内像万向这样走向转型之路的零部件企业不在少数。早在2018年,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8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提到,要启动汽车零部件等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
编辑:黄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