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5月,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成立。
——1990年
2月,原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申报更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月首次举办海峡两岸汽车工业大规模有组织的交流活动。
——1991年
11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
——1998年
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选举产生,首创由汽车企业领导出任协会理事长。本届理事长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耿昭杰。
——1999年
1月,《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月刊)正式创刊。
——2002年
9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统计局授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承担汽车行业统计职能。
——2005年
1月,发布了新版汽车产品(车型)统计分类标准,该标准首次按照乘用车、商用车(车型)进行分类。
——2008年
12月,在北京首次召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
——2009年
4月,首次组织召开“两岸车辆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每年在两岸轮流召开)即国家13项搭桥活动之一。
9月,组织我国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案的案件调查工作。
10月,成为世界汽车组织(OICA)常任理事会员单位。
——2011年
4月,创办“中国汽车论坛”。
——2012年
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中国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意见》。
11月,首次举办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高峰论坛。
——2013年
被民政部评为5A级社团。
——2015年
6月,国家标准委办公室批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开展团标试点工作。
10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挂牌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理事长单位。
——2016年
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中国汽车工业“十三五”规划》。
6月,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在京首次发布。
11月,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中方负责人联席会平台正式搭建,并在上海召开首次会议。
——2017年
2月外资汽车零部件行业联席会(FC20)平台正式搭建,并召开首次会议;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负责人联席会正式搭建,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2018年
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联合发布“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第一批)”。
6月,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发展高峰论坛首次召开。
7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共同签署了《关于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合作的备忘录》;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签署《关于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合作的备忘录》。
10月,发布首个团体标准——《汽车自动行李厢门启闭系统》团标。
编辑:万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