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朱明荣:使命、理念、远景、平台、保障 是汽车人才研究会的5个关键词
中国汽车报网 ·   ·  2018-08-29

  

    以下为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新理事长朱明荣发言实录:

  朱明荣:尊敬的邵奇惠部长、何宪会长、付于武理事长,尊敬的吉利集团杨总,各位理事,各位成员,各位嘉宾,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推进我任理事会李商。说实话,我站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心里诚惶诚恐。刚刚看了,致敬付于武理事长的视频短片,不仅反映了付于武历史对中国汽车产业和人才工作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组织的成长和变化。这使我想起了汽车人才研究会这么多年走过的历程。概括起来有两句话:这个组织的建立不容易,做好这项工作更不容易。

  为什么这样说?汽车人才研究会从2002年筹备至今才16年,她像一个16岁的孩子,初升的时候他不是在北京,不是生在皇城根,生下来就先天不足,报不上户口。2002年11月,当时国家人事部张部长在安亭国际汽车城为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成立揭牌,当时旁边加了一个“(筹)”,没想到整整“筹”了三年。作为国家级的社团组织,民政部始终没有批下来,理由有两条,一个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级社团组织的成立,不在北京而在上海的嘉定?而且由一个地区的人事局在操办。第二个理由是国家人事部要组建一个汽车人才研究会,虽然国家有关部委也有不同系统的人才机构,但是在特定产业领域建一个人才研究机构还是从未有过的事。为了这件事,我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争取各方的支持和理解。三年时间里,我不知道去北京走了多少次,也不知道写了多少份请示、汇报。先后去国家民政部等相关部门走访、沟通、汇报,我成了一个“上访户”。

  记得2005年上半年,我向人事部负责此项工作的徐部长汇报此事,徐部长当时同仁兼任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他非常重视也非常激动。难说一个社团机构申报了3年没有批复,如果说民政部再不批我就直接找民政部长。这是为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没有理由不批。在徐部长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筹备,民政部才正式下发批文。一个人才研究机构,历经三年,先后经历了国家人事部四位部长亲自出面,关心关照,这在中国人才学历史上从未有过。

  这个组织的建立不容易,做好这项工作更不容易。付于武理事长担任了8年理事长,是中国汽车产业界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领导,老前辈。他领导我们围绕我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所做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最近四年,是其人才研究会快速发展的四年,我们在行业的影响力和价值逐步提高,也得到了行业、企业和人才的认可。在这个基础上,由我接任付于武理事长的工作,我确实倍感压力。尤其从产业角度来说,我是一个新兵,是不折不扣的新人,是邵部长把我领进门的。

  我长期在上海地区政府人事部门从事人事人才工作,对产业我确实是半路出家,一不小心踏入这个行业。2006年邵奇惠部长担任首届理事长,要筹备理事大会,那一年的3月4号晚上,在庆文社长的协调安排下,邵部长在全国两会召开前特邀了产业界8位代表以及付于武、李庆文等行业领导,在中汽报旁边的会所商议筹备工作事宜。邵部长一开场对13位大佬和行业领导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邵部长说:今天在座的都是圈内人只有朱明荣是圈外人,将来也是圈内人。国家人事部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组建了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徐部长亲自登门拜访我,要求我出任理事长,我感到这件事情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力的,我就答应了。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商议今后工作怎么干,请明荣秘书长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才真正了解,接触了这些我长期崇拜、敬仰的领导,才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当时我是第一次和李书福董事长见面,李书福董事长拿着我的名片问邵部长,汽车人才研究会是什么样的机构。邵部长说,书福董事长,汽车人才研究会是中国汽车行业一个新的社团组织。朱秘书长将来就是研究像你这样的领导是怎样重视汽车人才工作的,希望吉利汽车对汽车人才研究会的工作要予以支持。李书福董事长明确表态“明白,明白,一定,一定。”今天他也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的工作。

  这么多年来,大家没有拒绝我,而是接受了我,而且对我非常关心和爱护,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一次付于武理事长因为年龄原因,让我接任理事长一职,行业的董扬会长,庆文社长等行业领导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希望我不要辜负邵部长等老领导的期望,接好付于武理事长的班。我深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刚刚从付于武理事长手中接过委任书,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深深感到,我们正在做正确而有意义的事,我们也要感恩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平台和机会,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加努力工作才可以干得好。昨天在来的路上,邵部长还和我说,明荣,下一届理事会工作会碰到不少困难,但是你要自信。我说“一定”。为什么?前任理事长付于武理事长在中国汽车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国汽车要自信》。我说中国汽车人才要自信,中国汽车人才工作更要自信。

  回顾汽车人才研究会的以往经历,这是历史的选择,展望未来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这是历史的责任和担当,这一次会前,在筹备这个会议的时候,邵部长、付理事长明确提出,新时代要有新动能、新举措。为此,面对今后理事会的工作,我们确立了一个总体要求和新的发展目标,那就是紧紧抓住大又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在中国人才研究会领导下,将汽车人才研究会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汽车人才社团组织。为中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更专业、权威、高品质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具体工作围绕五个关键词:使命、理念、远景、平台、保障。

  一、牢记历史使命,从国家治理到企业管理,做好人才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自汽车人才研究会成立以来,邵奇惠部长一直提醒我们,做好汽车行业发展工作的本质是做好汽车人才工作,为中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邵部长在成立大会上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使命,是值得汽车人一生为之奋斗的事。十多年前国家人事部徐部长在指导我们筹建时指出,当前在汽车行业,汽车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的受到广泛一致的重视。汽车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摆在眼前,汽车人才资源开发实践也前所未有的丰富与生动。今天产业发展的一切都证明了这个真理。我们庆幸在这个时代下工作,新一任理事会班子,一定牢记我们的使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才是我们对中国其产业的交代,更是对历史的负责。

  二、坚持核心理念。汽车人才研究会这之几年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坚持秉承付于武理事长提出的精准服务、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魂,服务为根的发展理念。新一任理事会将坚定不移的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做好工作的评价标准。我们必须要牢牢坚持创新服务共赢的核心理念,唯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新的作为,新成绩。唯有不断服务,才能被认可,被接受。唯有不断合作共赢,才能与全产业共创中国汽车的美好明天。

  三、打造组织远景。我们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汽车人才研究会十多年来,一个是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十多年来,我们紧跟行业动向我们发出了汽车行业管理实践的声音,展望未来,我们要用勇挑重担,超前思考,为引领行业人才工作的发展而努力,为中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更多专业、权威,高配置的人才智力支持,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将汽车人才研究会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人才管理的一流社团组织。

  四、夯实服务平台。提供汽车行业人事人才的研究、培训、交流、服务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未来我们将狠抓工作落实与成效,将以占型的人才理论研究为引领,实务性的人才管理研究为基础,努力打造行业人事人才工作的研究。交流、培训、服务,我们将统一整合在会议活动板块当中。以行业标杆会议,品牌活动为引领,实操型的人才管理、专题会议、活动为基础,努力打造行业人事人才工作先进的互动、交流、服务平台。

  五、加强团队保证。工作出成效必须以优秀的组织管理为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秘书处建设,重点关注员工对国家和行业的认识水平,二是持续优化管理体验,授平台、建机制,让员工有认同感,更有获得感。三是着力做好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好员工能力提升培养通道和评价体系。在团队建设上,坚持两个“建成”三个“干”。也就是说基本建成具备市场化服务意识的职业化研究团队,基本建成研究、宣传、市场为服务链条的各部门联动工作管理机制。实现三个“干”,就是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大变革带来的汽车发展机遇期,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快干,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实干,以完善转型的机制会干。

  最后我再次向邵奇惠部长、何宪会长、付于武理事长郑重承诺,我们一定记住,为理事会成员以及广大关心、支持中国汽车人才工作的同仁们,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努力奋斗,发出中国汽车人才工作的最强音,谢谢大家。

  编辑:蔺天子、程雪玲(实习)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