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在北京车展期间,第一届“中德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以“中德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多位行业大咖,共同围绕中德两个汽车大国之间的合作共赢,交流沟通了两国汽车产业的新发展和新趋势,一起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新时代。“德国应该说是现在汽车的发祥地,也是汽车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从1886年卡尔·奔驰发明第一辆汽车到现在,德国汽车产业或者说是世界汽车产业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德国是汽车制造的强国,技术领先,一直在引领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汽车产业最高水平。对于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德国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讲到举办此次论坛的原因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董扬如是说。
立足汽车业现实 展望美好未来
董扬在致辞中指出,从大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技术交流和经济融合势不可挡,并且如今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世界汽车产业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巨大挑战。因此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更应该加强交流与沟通、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从而推动汽车产业以更健康、更快速的姿态向前发展。随后中德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德方主席、《auto motor und sport》出版人、全球出行产业论坛创始人伯恩德•奥斯曼对目前日益恶化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分析,表示:“当前汽车业正面临3大难题,首先就是交通面临着崩溃,现在的道路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的空间了;其次是环境严重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受到了环境的影响;第三就是交通安全的问题,现在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风险增多,数字显示2015年有12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相当于每天约有3400人丧生。”其后他对人们出行需求的变化进行了深刻洞悉,进而对未来的交通情形进行了展望。他进一步表示,为了达成零排放及交通零死亡的终极目标,政府及企业应共同面对挑战,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围绕行业新趋势 大咖们各抒已见
在之后的演讲环节中,各位行业大佬围绕着电动化和智能化、中德合作前景、未来中德汽车合作机遇,以及德国汽车在中国发展策略与思考等议题各抒己见,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首先,奥迪中国执行副总裁奥迪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赛德·麦茨向我们展示了奥迪今后的整体规划。在奥迪2025策略的引导下,奥迪将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投入,例如飞行汽车的研发。此外,他还表示将继续深化、扩展与中国伙伴之间的合作,从而为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之后,DEKRA德凯集团东亚区总裁曾牧提到,目前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这对现有的汽车安全检测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不过得益于专注安全领域超过90年时间的丰富经验,德凯集团会逐步完善汽车市场的检测,提供一整套相关服务,满足未来对于电气化出行的要求。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部副主任刘明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向我们讲述了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趋势的变化。并且对于目前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行列的形势,刘明认为这会对整个产业繁荣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中国车市未来还是总体向好的。随后,采埃孚股份公司电驱动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约克•葛腾道向我们阐释了采埃孚对于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前瞻性看法。提高零部件集成度、灵活性,以及提升效率,都可以更好的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未来出行要求,实现更美好的电驱动未来,使地球空气更清新。最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宋寒表示,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而电池最重要的三个技术指标就是快充电、长寿命、高安全。目前微宏动力正在利用自身在技术研发上的优势,努力突破相关技术瓶颈,争取为行业提供更完美的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在演讲环节结束之后,此次论坛的独家人力资源战略合作伙伴猎聘网与ams驭动汽车共同发布了《2017年度制造行业中高端人才报告》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高端人才报告》,这将为广大车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详实且权威的参考。
编辑: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