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家乡的路边车越来越多
中国汽车报 ·  张冬梅 ·  2018-02-22

  都说中国步入了汽车社会,从一线大城市到二、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农村,汽车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次过年回家,我终于意识到汽车在家乡的普及率之高。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老家在开封市杞县。开封就不说了,作为八朝古都,尤其是北宋的都城,外加扬名天下的包公祠、清明上河图等,知名度还是蛮高的。至于杞县,古称“雍丘城”,是诸侯国杞国的都城,“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腊月二十九,大哥大嫂带着宝宝开车回家,至于我,纯粹蹭车啦。上午十一点出发,下午一点多到家,车子驶进村口时,我看到前方路边停了不少车,通行不是很方便。

  到家后,我问起来时,妈妈告诉我:“应该是暂时停在路边的。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车,有些家里还不止一辆,停在路边太占地方,之前已经有通知,说不允许长时间停在路边。”

  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意识到原来汽车在家乡已经这么普遍了。大年初一去邻居和长辈家拜年,走在路上时车辆络绎不绝,初略看了一下,牌子还真多,大众、现代、东风、长安、别克等等,甚至还看到了一辆雷腾电动汽车。

  初四下午,邻居父子过来串门,孩童时记忆中的邻家大哥哥已经成为一个十几岁少年的父亲,他已经买了一辆汽油车,言谈中聊起新能源汽车,说是普遍可以行驶一百多公里,不限号,以后也许还可以边行驶边充电等等,看起来很有意向入手一辆。这让我颇感意外,看来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还是很有成效的,最起码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陌生了。

  当然,私家车的增多还体现在公路客运的冷清上。我想起两年前的一件事。当时“十一”国庆放假,我先乘坐高铁从北京到达郑州,而后乘坐大巴回家,原本担心挤不上车的我意外发现车上乘客并不多。有两位乘客看起来跟司机很熟悉,一上车就开始跟司机聊天、侃大山,话题不知怎么转移到买车上,其中一位提起身边的邻居、朋友买车的比较多,基本上不是太贵的车型,几万到一二十万元。

  司机看起来颇有同感,当时他半感慨半抱怨地说:“是啊,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几万块钱买辆车开回家。”那位司机师傅抱怨之余更多是担心他的饭碗。他说现在买车的人多了,坐大巴的人逐年减少,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

  事实上,这些年来,除了汽车外,太阳能、无线网络等新生事物也在不断涌入我们的乡村,家乡的城镇化建设也在大步向前迈进。家乡的变化让我欣喜,或许这也正是河南省政府一直提倡的实现“中原崛起”的明显表现。

  策划编辑:吕彩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